撰文 | 周语濛
来源 | 布林客BLINK
当我们想到艺术时,很可能会立马想到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所创作的绘画、雕塑、建筑,这样的标志性作品在当时得到了宗教、贵族、平民百姓的尊敬和喜爱,至今仍令21世纪的我们感到惊叹。
或者,我们会联想到一些特别新奇、激进、前卫的作品,像当代艺术家那样,用看不懂的技法来制造前所未有的图像,而在一批新媒体艺术家的手中,他们的尖端技术和表现语言简直令人敬畏。
美国民间佚名艺术家所创作的静物画
可是,不得不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凡·高的《麦田与乌鸦》只是漫漫艺术史经典中的几部重要作品,但是,人类历史中确实还有许多其他的创作者,有些人甚至都不会称自己是艺术家,却也在创作表达自己的作品,有时甚至得到了引人注目的杰作。
尽管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根本没有进入过艺术学院,没受过美术教育,一辈子都不曾办过展览,但是他们却在众多职业中,选择了一种艺术的媒体,在自己的学习中培训和养成自己的感知与风格,最终获得了成就。这些人中,有的人的才华简直超出了传统艺术教育体系里培养出的人才,他们在生活的领域里收集养分,开出美丽的花。这些人,就被称为“民间艺术家”,展现出一种由艺术局外人所打造的精神杰作。
美国民间佚名艺术家的作品
在20世纪初期,一群年轻而又举足轻重的美国现代主义者开始关注起民间艺术这个类型,他们将早期美洲民间艺术的直率、抽象的形式,以及他们对色彩的喜爱纳入研究和考察范围,在其中找到了值得被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学习的东西,等同于他们在欧洲大陆所学习并感受到的反传统的新精神,并在美国开创的新的实验,结合起来本土文化和原始力量,探寻一种新的现代主义艺术。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
在早期的对民间艺术研究中,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追溯了这些艺术创作的主流特色,在风景画、肖像作品、织物、器皿、地图地理画和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中找寻灵感,开启了一种回顾自然、回归初心的艺术旅程。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
在1932年,霍尔格·卡希尔(Holger Cahill)策划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艺术展览,题为《美国民间艺术:美国普通人的艺术》(American Folk Art: Art of the Common Man in America,1750-1900)。在那次由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展览中,卡希尔着眼于“前大工业化”的时代,展现了美国传统的非常规的方面。
在艺术品方面,展览中的绘画和雕塑都是18、19世纪的艺术业余爱好者和工匠的作品。这批创作者是房屋画家,商标画家,肖像画家,木匠,橱柜制造商,造船者,金属冶炼工人,铁艺工匠,甚至是水手,农民,商人,家庭主妇和寄宿学校里的女孩。这些人都没有受过美术训练,但是他们都知道如何去协调双手和双眼,而后去产生制造美的活动。卡希尔说,在大机器时代到来以前,“人们能够表现出简单而又不受影响的童趣。这些男人和女人很少、或没有接受过艺术方面的学校培训,甚至谁都不知道他们正在从事艺术创作。”
美国民间佚名艺术家的风景画作品
在1940年代,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让·利普曼(Jean Lipman)指出,民间艺术是伟大民主的产物;它是自发的、自生的、非派生的和非学术性的。三十年后,小赫伯特·怀德·汉普希尔(Herbert Waide Hemphill,Jr.)和茱莉亚·魏斯曼(Julia Weissman)在他们的《二十世纪美国民间艺术与艺术家》一书中,将此范围扩大到在世艺术家身上,并断言“民间艺术家的视野是私人化的,是一种个人世界的展现,是一个人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纯真美好,因为不曾受到主流艺术世界和学术思想的外部影响。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
如今,民间艺术已被广为承认。作为一个广义的艺术术语,它描述了各种媒体和技术的创作,从绘画到雕塑,从精美装饰物到大型建筑群。这些作品都具有明确的特征,那就是不基于任何艺术史中的传统流派与风格的(例如,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或工艺美术运动),同时也不是受到学术界的影响,不会对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批判产生回应。一方面,民间艺术通常植根于一个社区或群体文化的传统。一件或多件作品的美学价值通常是用于表达来自这些地方的身份意识,而且多为群体身份而不是单单指创作者本人的个人身份,这一点就与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有巨大的差别。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的策展人斯蒂芬妮·纳普(Stephanie Knappe)就解释说,“民间艺术的许多作品来自中产阶级兴起之前,也没有经受过机械化大生产的影响。在巨大的变革时期,民间艺术家往往会继续回溯和传承所属地区的文化传统。在作品中找到稳定、平和的生活气息,并保持了过去文明的活力。”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中的展览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民间艺术家都保守传统,做着循规蹈矩的工作。有些才艺非凡的创作者,会感到自己生命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喜悦,将艺术视为一种以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中心的情绪和感受。正因如此,民间艺术在外观上显得十分开放,张扬个性,各抒已见,因此很难找到一批民间艺术家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不会形成共同的主题或风格,也就很难被归为一类。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吸引着我们去观看民间艺术的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去体会和欣赏这种野蛮生长的自由意志,百花齐放,各有千秋。